服務政見:
一、亞洲新灣區及前鎮鐵路維修廠重劃區,建立低碳、低耗能,防洪示範區。
二、降低全市熱島效應,增加城市防洪靭性能力。
三、實施實驗建築法,發展高雄建築師、設計師,及綠建材產業進入全球市場。
四、修改建築法規,鼓勵老屋新修,保存文化並回應市民居住需求。
五、解放屋頂,鼓勵透過太陽能、綠屋頂、藝術設計,重新改造高雄違建鐵皮屋景觀。
六、高雄市政府全面優先採購在地企業和廠商產品及服務。
七、發展高雄水經濟、海洋休閒觀光產業。
八、協助在地遊艇產業自行研發水陸兩用交通工具,平日作為觀光交通載具,水患來襲則作為救災的載具。
九、建立新一代電動分享公共電動腳踏車、機車,並在地產業化。
十、鼓勵老舊汽機車改造文化,提升黑手技術產業。
十一、發展運動中心,更新社區及各級學校運動設施場館及泳池,鼓勵全民運動,減少個人及社會整體醫療支出。
十二、發展地方補充貨幣,運用公私部門生產剩餘資源提供給對環境、社會、經濟永續助益的志工。
十三、要求市府預算3%~5%作為推動公民參與預算。
十四、鼓勵設計師協助傳統市場、商圈、夜市環境改造,提升飲食文化。
十五、舊市議會作為金融科技實驗園區,發展 IT 軟體、大數據、區塊鏈,建立人才和產業群聚。
十六、盤整市政府閒置空間,廢棄學校、眷村、廢棄軍營,提供創業基地,作為共同居住及共同工作空間,及樂齡長青活動中心。
十七、媒合藝術家、設計師和在地傳統產業結合,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及設計人才發展機會。
十八、政府鼓勵企業和社區成立托育中心,增加公幼比例,協助雙薪家庭育兒。